对话|北大心理学教授王垒:快乐教育能帮助孩子从小远离抑郁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王垒,从事心理学教育与研究已有30余年,经历了心理学从“冷门学科”变成当下的“显学”、乃至社会热门话题的历程。
他发现很多家长不清楚什么是快乐教育、挫折教育,什么又是惩罚教育、溺爱教育,越重视教育亲子关系越拧巴。与之同时,在职场以及在婚姻关系等方面,很多人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始从心理学中去寻找解决途径。在这种背景下,今年初王垒出版了一套与大众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心理学著作《生活中的心理学》。
近日,澎湃新闻结合《生活中的心理学》中的内容,就当下备受关注的少年儿童脾气、性格养成,快乐教育与挫折教育中的误区,以及青少年儿童中抑郁情绪人数比例为何升高、高校学生在求学与就业中如何面对“内卷”与“躺平”、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如何推进发展等话题,对王垒作了专访。
王垒指出,快乐教育的反面不是挫折教育,而是惩罚教育;挫折教育的反面则是溺爱教育。快乐教育的核心主张是,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在生活、学习中不断探索,发掘孩子学习的积极兴趣和好奇心。“减少学业压力,降低考试难度,让孩子有更多时间玩耍,每天过得快乐”这种想法虽然符合人们的预期,但属于片面认知。
“快乐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隔离功能,帮助孩子从小远离抑郁;而挫折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免疫功能,使孩子不怕困难,长大后免于陷入抑郁。正确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就是在帮孩子提前预防抑郁的出现。”王垒强调。
对于加强心理学教育,王垒建议:一方面完善公共知识教育体系,使心理学像公共卫生一样,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知识;另一方面,加强系统全面的社会心理建设,培养积极心理力量。
王垒《生活中的心理学》书影。受访者 供图
以下为澎湃新闻与王垒的对话:
孩子的“坏脾气”和早期教养经历有很大关系
澎湃新闻:对于情绪变化较大的少年儿童,家长需要引导其少发脾气吗?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适当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王垒:这要从“发脾气”的原始形态和成分“愤怒”说起。
我在《生活中的心理学》中说过,愤怒是一种基本情绪,是一种人与生俱来、无需学习的本能反应模式。 即使是婴儿,食物被剥夺或身体受到攻击时,也会表现出愤怒情绪。
愤怒具有自我保护、抵御外侵的作用,同时也有表达心态的作用。
引发愤怒情绪的事件往往是负性事件或消极事件,而愤怒的目的是要消除这些负性或消极的事件,因为“负负得正”,愤怒有可能产生适应生存的正向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产生和表达愤怒并非不可以、不合适。
不过,与其他情绪相比,愤怒往往酝酿着巨大能量,有较大的冲动性和爆发性,是一种“高热”情绪。这容易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甚至适得其反。
了解这些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发脾气”。
产生愤怒情绪,并不一定是“发脾气”。但如果动不动就发火,那愤怒就不再是一种单纯性的原始基本情绪,而会演变成一种固化的习惯,成为一种性格特点,即“爱发脾气”。
通常来说,“坏脾气”和早期教养经历有很大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平时情绪平和、行为乖巧、性格活泼开朗,却突然发起脾气,这往往是有特殊的原因,且大多数是外部原因。找出原因就能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回应这种“例外”。
但如果一个孩子养成了“坏脾气”,成了一种行为习惯,动不动就发脾气,家长就要检讨了。因为孩子形成坏习惯,往往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比如,父母常对孩子发脾气,父母之间也常发脾气,平时缺乏对孩子合理需求的关注,或者对孩子的无理需求予以纵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染上坏脾气。这种坏脾气可能是模仿父母的结果。
我常说,父母是孩子性格塑造的第一责任人。在子女教育中,要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是“要什么不给什么”。如果父母不能及时满足孩子的各种基本需求,孩子会产生怀疑、不信任,久而久之甚至还会滋生敌意、反社会心理,觉得这个世界亏欠自己,满心仇恨,产生报复心理。
另一个是“要什么给什么”,这种教养会让孩子产生“无边界”感,不讲规则,以为自己可以“任意妄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更不用说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所以,面对孩子发脾气,父母要认真反思,找到原因,尤其是要先检讨自己。
对于家长,可以学习一种应对孩子不良情绪的模式:倾听-理解-共情-同析-双赢。
首先通过倾听了解孩子发脾气的真相和原因,对症下药。
随后要理解,看孩子“发脾气”是不是有根据、其中原因是否容易导致一般人的不良情绪。
然后要共情,要设身处地去思考,如果换了自己是否也会感同身受。
再后要共同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原因、如何避免,或者除了发脾气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应对方法,等等。
最后要争取双赢,既要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绪,还要吃一堑长一智,避免下次重蹈覆辙,让孩子用理性和智慧战胜坏脾气。
青少年儿童自我情绪控制的经验和能力都还有限,而能不能发火、如何发火,又是很复杂的科学和艺术,父母就要合理地面对现实,并以打持久战的心态做好长期的教育。
总之,父母要比孩子更有耐心,才能有好脾气的孩子。
另外,也有一些能调节、控制愤怒情绪的具体方法。例如我在书中讲到的: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充足的睡眠,因为生病或缺乏睡眠是不良情绪的一大诱因;用书写、绘画、吹拉弹唱等艺术形式以及运动等方式宣泄情绪,使人“冷”静下来;还可以系统性地训练提高“自我控制力”,如学会忍受琐碎的要求带来的烦恼,学会平和处之。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遇挫折容易崩溃,成为抑郁的易感人群
澎湃新闻:在《生活中的心理学》中,您指出,快乐教育的反面不是挫折教育,而是惩罚教育;挫折教育的反面则是溺爱教育。请问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避免陷入溺爱教育和惩罚教育的误区?
王垒: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一个人健康茁壮成长,并有能力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错误的教育方法则可能给未来成长带来障碍甚至灾难。
在书中,我介绍了两种有益的教育方法,即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
关于快乐教育,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减少学业压力,降低考试难度,让孩子有更多时间玩耍,每天过得快乐。这些想法符合人们的基本预期,但其实这种认知是片面的。
快乐教育的核心主张是,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孩子在生活、学习中不断探索,发掘孩子学习的积极兴趣和好奇心。
快乐教育的反面,是惩罚教育。惩罚教育不但会使孩子放弃学习,甚至还会带来心理创伤。有研究表明,不恰当的惩罚、呵斥等会对孩子的大脑神经功能造成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安排有益的活动,把学习、生活安排得充实、丰富、健康,快乐自然就多。而当孩子出现问题、错误、毛病时,要坚持使用快乐教育的方法,而不是“惩罚教育”,即不要简单地以呵斥、惩罚来纠错,而应鼓励孩子寻找和分析原因,积极探索正确方法,让孩子快乐学习、成长。
好的教育要设法把学习变成快乐的探索和成长,而不是灾难。在孩子学习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给予肯定、鼓励和奖赏,这样他们才更乐于去一次次探索,进而逐渐建立起正向的、努力的心态和行为方法。
再说挫折教育,恰当的挫折教育是要让孩子正确面对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失误和失败,包括长久的尝试却得不到结果,从而让孩子有足够的心理韧性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挫折教育不是快乐教育的反面,而是其重要补充,能有助于人们形成恰当的人生观。
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活动,让孩子体会到“挫折”,从而得到适当的锻炼。小到学习穿针引线,大到远足拉练、野外求生,这些都让孩子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体验一些“辛苦”“酸楚”,这样孩子心理会发育得更“皮实”,不那么娇气、脆弱。
挫折教育的反面是溺爱教育。溺爱教育是指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和过分的满足,使孩子丧失自理能力和自我努力获得快乐的功能,变得娇气、脆弱,经不起事、吃不得苦。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旦遇到稍大些的挫折就容易崩溃,成为抑郁的易感人群。
总体来说,快乐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隔离功能,帮助孩子从小远离抑郁;而挫折教育为孩子提供了一种免疫功能,使孩子不怕困难,长大后免于陷入抑郁。正确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就是在帮孩子提前预防抑郁的出现。
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孩子,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反噬父母
澎湃新闻:一些一线教师和心理学学者谈到,近年来,青少年儿童中有抑郁情绪的人数比例有升高趋势。您在书中也对“焦虑”“抑郁”进行了介绍和阐述。在您看来,青少年儿童出现这种现象和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王垒:焦虑、抑郁是两种复杂的、复合的消极情绪。
通俗地说,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它是对即将到来的潜在危险或挑战的担忧,即使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也不一定发生,也未必就一定应付不了。这种情绪常常会伴随着紧张、不安、害怕、烦躁等不适感体验和躯体反应。
同时,焦虑也是一种有着很强驱动力的情绪。焦虑可能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导致个体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做出决策、难以应对压力等。
焦虑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的过度唤醒,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呼吸和心跳加速等生理反应。这些生理反应被人体验、感受到后,常会加剧人的焦虑,由此形成负反馈。
抑郁是以日常的不愉快、悲伤、痛苦为主导的情绪,常常伴随着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自卑的认知评价,以及行动上的消极、逃避、自我折磨,甚至有轻生的想法和行为,同时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生理反应,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
这种情绪状态持续存在而不能消减,就可能演化为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也叫心境障碍。抑郁症被列为世界第四大疾病,且其位次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重度抑郁的人有轻生自杀行为,它也被比作“心理癌症”。
有文献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达水平的提高,人的抑郁情绪也会增加。
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有几点值得大家关注。
其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人变得越来越富有,并不意味着人们会越来越幸福。所谓“钱越多越幸福”其实是个错觉,钱并不必然能买来幸福和健康,心理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长职场的压力溢出到家庭,传导给子女,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而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又会反噬父母,再溢出到职场,这就导致恶性循环。
其二,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确定性越来越高,这些都会导致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人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就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学业竞争也愈演愈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国家庭又都望子成龙,无休止地和“邻家孩子”“攀比”,生怕“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压力被不断放大,就更容易导致情绪和其他各类心理问题。
焦虑和抑郁这两种情绪如果持久不能消解,成为一种常态,甚至还不断增加,就会演化为心理障碍,也就是焦虑症和抑郁症。
澎湃新闻:从大家的直观感受来说,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衣食无忧,父母也越来越注重科学育儿,为什么有些孩子仍会抑郁?
王垒:我觉得这里至少有几个方面应该引起大家注意。
其一,生活条件好了以后,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知识学习,更肯在教育上花功夫,但如果观念错误,会适得其反,会加剧孩子所体验的学习压力。比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上了更多的课外班,学习负荷巨大,孩子喘不过气来。
其二,虽然大家都重视科学育儿,但具体的方法可能并不科学,比如,“偏科”,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某些学习内容上,这会给孩子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使得常规的学习不能全面跟上进度。又比如,重视知识学习,而不注重体能、健康方面的训练,而这些方面是抗压的重要来源和支撑。再比如,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其他陶冶情操方面的活动和教育不足,这使得孩子自我调节情绪心态的能力没有同步滋养起来。文学、艺术、体育、社会、大自然等各方面的浸润式经历、学习、体验,是人们强壮情绪、调节情绪的重要能力来源。
其三,对于所有新一代父母而言,为人父母都是头一遭,并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经验。他们相当一部分的方法是借鉴于自己的父母。而现在学龄孩子的父母,大约是第一、二代独生子女,也就是“80后”“90后”,他们生长的方式和此前自己的父母是不一样的。作为最初几代独生子女,他们受到了父母乃至于祖父母特别的关注、珍爱、呵护和要求,教育上可能失之偏颇。比如,他们接受的前面提到的快乐教育、挫折教育可能不足,而相应的惩罚教育、溺爱教育过多。这会传递到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上,结果可能导致现在的儿童青少年缺乏对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隔离功能和免疫功能。
落下的功课要补,孩子是如此,父母也是如此。
恰当的人生观有助于人合理面对“卷”和“躺平”
澎湃新闻:这几年社会舆论常常讨论教育“内卷”话题,从心理学学者的角度,您怎么看待教育“内卷”?普通家长和学生从心理上应该怎么去应对教育“内卷”?
王垒:人有一种社会心理属性,叫做“社会比较倾向”,是指人们会本能地、自发地将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有其一定的社会适应功能,比如通过这种比较来了解自己,定义自己,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这种比较,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类是积极的结果,比如通过社会比较,产生对别人的羡慕,进而向榜样学习,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反应。
但当竞争过于激烈,以至于所有人都搅入其中,即使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并没有太大的收益时,就形成了“内卷”。这是一种博弈心理在作怪,明知额外的付出并没有相应的收益,却不能放弃——因为别人或以为别人都在努力,你若放弃或稍微松懈,就会被淘汰出局,所以只能被动地参与进去。这是一种极端的“从众压力”现象。
当然,内卷是一种借喻。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人们选择“卷起来”,至少反映出某些积极的心理功能,包括乐于争上游,肯于努力提升自己,不甘落后,希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生活的勇气是可贵的。
人生的答卷,无法比较有多少对错,而是看有多少勇气。
不过,如果把“卷”和“多能卷”看成是定义人生和出路的唯一指标,这样的人生观就失之偏颇了。
另一类社会比较的结果是产生嫉妒,这是一种恶性情绪,也就是“红眼儿病”。其主要的后果之一是选择“仇恨”,满怀强烈的不公平感。这会严重损害心理健康。另一个后果是,自己觉得比不过周围的人,或者不想跟别人去竞争,那就会选择“躺平”。这是失去生活动力、失去进取心的一种表现。
当然,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人们放弃社会比较,选择“退群”,表现出社会退缩。
我们强调,凡事忌讳矫枉过正。恰当的人生观有助于面对“卷”和“躺平”时保持合理的心态。
在《生活中的心理学》中,我为大众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希望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比如,我们要让自己从认知上强大起来,告诉自己:人生不只是“一盘”棋,更不是一盘“棋”;生活是由很多尝试、很多探索组成的,失败了一次,还可以有下一次;任何一次不成功都不是不正常的;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放弃的时候放弃;失败就像世间的沙砾,多一次少一次并没有什么关系;今天熬过来,何必还去在乎昨天……这些才是人生智慧。
学业、情感以及沉迷游戏、家庭问题是大学生咨询较多的问题
澎湃新闻:您长期在高校工作,据您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呈现何种发展趋势?其中有哪些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与现象?
王垒:当下教育教养的偏差之一,是有些人一味看重课业知识学习,忽视了心理建设,导致后续学业出现塌方。
一些父母觉得,只要孩子拼命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忽略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以至于一些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却没有充分做好应对大学生涯的心理准备。
比如,学业的心理准备不足。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同了,更多抽象的知识、更要求自主学习、更强调知识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更多高手云集、更多生活事务需要独立处理……如果对这些变化认识不足,开启大学生涯就可能如同开启噩梦。
有个别学生以为进了大学就一了百了、高枕无忧了,就松懈了,或者以前被压抑的一些欲望冒了出来,比如沉迷于电子游戏,无法自拔。
有一种解释是,他们高中没有正确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读书读伤了”,上大学后反而不想学了。个别孩子或家庭把考大学当成人生的一场“赌博”,结果是,无论是考没考上,后续都缺乏了动力。
应认识到,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辈子的坚持。没有这个基本认识,就会迷失学习的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学业成绩、情感问题、沉迷游戏、家庭问题,是现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四大主题,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也以这四类问题居多。学生和家长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认知,做好学前准备和心理建设。
澎湃新闻:当下正值高校学子考研升学与求职就业的关键期。从心理学研究者的角度,您怎么看当下有些学生“二战”“三战”考研、考公、考编的现象?对于高校学子的学业与就业压力问题,您怎么看?
王垒:解读这些现象可以有很多视角,我们可以从“职业心理学”的视角做些探讨,管窥一斑。
人生一世就是个陌生的旅程,有的人不能确定是把不确定活成确定,还是把确定活成不确定,所以会有五花八门的尝试。
尤其是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职业丰富多样,人的职业观也越来越多元化,而考研、考公、考编也是一种选择。
心理学发现,每个人的性格有对应的职业,人的性格决定了其对哪类职业感兴趣,不同的职业也对人的性格有具体的要求。
有的人对“事”感兴趣,适合做行政、文秘类的工作。
有的人对“物”感兴趣,适合做各种工程技术类的工作。
有的人对“概念”感兴趣,也就是对脑子里的公式、符号、抽象的表达或规律的探究感兴趣,适合当科学家,或是做各种研发、调研工作。
有的人对“人”感兴趣,适合各种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包括教育、公关、销售工作。
我们想想看,世界上的所有职业不外乎是和事/物、概念、人这三大类对象打交道,这大大简化了职业选择过程。
研究表明,职业兴趣反映了人的性格;当人的性格与职业相匹配,也就是人-岗匹配,让人感到最适宜,也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工作也会更愉快,心情也会更健康,业绩也会更好。
问题是,有些人并非一开始就能想清楚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职业,因此会不断去探索。这也是人们转换职业、经常跳槽的一个原因。
职业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人在面对社会机会和限制时,准备好做出适当的、适合年龄的职业决策,同时仔细塑造自己的职业生涯。它反映了一个人对职业发展的态度和思考。
职业成熟度可以随着人生理因素(如年龄)和心理因素(如自我概念)的成熟而不断提高。因此,职业成熟度在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存在,并构成了人类生命不同阶段的重要结构。基于这个概念,我们就能理解人们为什么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变换选择,作出各种调整。
所以,有些人因大学专业没有选择权,上了个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于是,在择业时就会寻求转换。也有人通过换个专业考研究生,来实现职业转换,进入自己心仪的行当。
当然,有人考研是为了增长本事、才干,为将来的工作做好职业充电,增加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完成“向上社会移动”,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梦想。
退一步讲,技多不压人,多个本事多条路,多学习有益无害。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预防,“治于未病”
澎湃新闻:在心理健康话题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作为心理学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您认为我们的大中小学的心理教育有哪些优点与不足?对大中小学的心理教育发展,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王垒:我非常希望借此机会呼吁加强心理学教育。
具体来说,我有两个特别的建议:
一是完善公共知识教育体系,心理学知识要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就像公共卫生知识一样。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把心理学基本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只有当普通大众都充分了解心理学、熟谙心理学,活学活用心理学,才能有效地提升心理健康。
好比,我们曾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在普通民众层面推广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大家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因而有效提高了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健康水平。
同理,我们也要在公众层面推广普及心理学知识,而学校教育应当一马当先。要让科学心理学知识深入人心,构筑起心理健康的长城,让心理学深入人们的自觉意识,成为人们的生活法宝。
现在,大中小学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但这还不够,要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预防,“治于未病”。要想心身健康,心理学不是选修课,而是终身必修课。我编著出版四卷本的大众通俗读物《生活中的心理学》,也是要为此作出一点贡献。
二是系统全面的社会心理建设,培养积极心理力量。
人生成长不只是课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培养健全人格、健康心态、远大志向。为此,除了要开展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普及教育,还要进行全面的社会心理建设。这一点自十八大以来一直得到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学校教育责无旁贷。
系统全面的社会心理建设涉及非常广泛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智慧的成长(比如更聪明、富有创造力),情感的成长(比如善于理解、调控情绪,培养人文情怀),意志的成长(比如勇于追求,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性格的成长(比如有恒负责、胸怀宽广、包容豁达),修为的成长(比如正直公正,仁爱善良),等等。
对此,我在书中提到,学习心理学,会让人收获生活的法宝、思维的窍门、情感的温热、性格的阳光,拥有心理正能量。学习心理学能建立积极的心态,从而更理智而淡然地面对人生,比如,尽管不能总能赢,但能选择不怕输,放下拿不起的,拿起放得下的;更积极乐观地迎接人生,比如,不纠结过去,发奋争取未来;更辩证地理解生活,更潇洒地面对生活,比如,有什么都能开心,没有什么都不必不开心;以及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做生活的设计师。
总之,应该通过各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和公众保有希望、乐观、自信、韧性等积极心理力量,能敢于直面问题、困境、挫折,有压力耐受力,不纠结于一点一滴的得失,有胸怀,有“诗和远方”,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做眼底有阳光、心中有天下的生活达人和未来开拓者。
挫折 生活 教育 心理学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