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就业,实习=实战!闵行这里推出“政校企”联动培养平台
“新招的毕业生能不能适应我们的岗位?”“应聘企业的岗位是真正适合我的吗?”在每年临近毕业季的校招会上,总会有不少这样的疑问。
一方面是企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努力寻找向往的优质企业,如何才能让双方“一拍即合”,中意对方?记者从莘庄工业区获悉,近年来,园区围绕高效引才、快速育才,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有效嫁接供需双方,疏导就业环节的难点、痛点、堵点,促进产教融合的快速发展。
将实习变实战
提前建立“就业第一站”
通过莘庄工业区的帮助和牵线搭桥,2023年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东海学院为主的20多名优秀的机械、电气专业的应届实习生,经过半年多的培养,已成功录用了超过14名学生,他们即将成为拓璞的正式员工。拓璞数控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学生加盟后,也形成了拓璞的技师团队梯队人才。
此前,拓璞数控科技公司曾遇到了招聘员工不合适、人才留不住的困惑。与拓璞数控科技一样,不少企业同样反映,高新技术人才、现场工程师、技术工人等专业人才招聘难度大,培养人才周期长,甚至出现人才刚培养好就离开的现象,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莘庄工业区在走访中发现,闵行区及周边有着丰富的高校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校的优质人才资源都是企业人才的“蓄水池”。
以往组织企业进学校校招,常发现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就业预期存在着一定的落差,同时学生对企业也缺乏了解,对自己进入企业后能够得到怎样的职业规划和培养较为迷茫。更有一些学生对当前生产制造业一线现状还停留在又脏又累的认识阶段,其实在莘庄工业区很多的企业车间都实现了智能化,因此相互之间常因不了解而产生隔阂。那该如何解决彼此信息差?
对此,莘庄工业区专门组建了一个人才服务团队,整合多部门力量,带着园区内企业一起在各高校进行实地走访,就学生就业、校企合作技能定制班、项目合作等事宜多次开展座谈交流。最终决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实习阶段,为准毕业生提前建立“就业第一站”,动员属地企业提供更多实训机会,以期通过1年的实习,给大学生充分的就业磨合期,实现见习和就业的无缝衔接。将实习变成实战,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训机会。
如今,上海华电闵行能源有限公司、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恩格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和福伊特驱动技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等园区头部企业都积极参与该项目。
校企联合培养,助力大学生职业发展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张健,在2023年6月到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实习期间企业的带教制度,“刚来到公司的时候就是在师傅后面看着他们干活,后来就慢慢地熟悉起来了,师傅也会耐心解答我的问题,怎么看图纸,怎么安装工件等等。”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曾经的“纯小白”就已经能上手装配每一个环节工件。
为了进一步赋能“政校企”合作平台,莘庄工业区通过校园招募、在职教育、职前教育方面的实践摸索,促成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赋予了平台更多功能。借助平台机制,莘庄工业区与多所上海高校开展联动,联手举办招聘会、高技能人才论坛等。随着“宣讲+遴选+实习+就业”模式不断成熟,目前莘庄工业区已逐步形成了具有闵行特色的应届大学生园区高质量就业的高速通道。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就业,对于高校来说,课程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对此,企业也通过合作平台,给校方提出了合理建议: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公司的产品特征,面向一线技师、技工进行专业技能类培训,比如钳工、电工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公司所处行业、所研发产品需要的技术方向,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举办有针对性的分享会、论坛、沙龙等。
目前,莘庄工业区已与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政校企三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校招开展近年来,累计有近500名应届大学生进入园区企业就业。
据介绍,近年来,莘庄工业区60家企业与市内10余家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培养了众多符合社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下一步,莘庄工业区、属地企业、高校三方将持续合作,丰富“政校企”平台的功能性,通过联通企业和高校深度对接,实现高校学子与园区发展的同频共振,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提升人才质量。
来源:今日闵行
企业 实战 就业 上海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