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

清华教授建议小学低段不要有考试|不夸张,学校教育在淘汰学生而非成就!

大学 2024-04-20 16:00:13 35

原标题:清华教授建议小学低段不要有考试|不夸张,学校教育在淘汰学生而非成就!

近日,清华大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做客《鲁健访谈》。

他建议小学低段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学习知识,但是不要有考试,不要给成绩,让学生体验童年玩乐、学习交往技巧,学会尊重生命。

唉!教授的建议是从孩子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如果真像彭教授设想的那样,所有孩子一定有福,也能健康发展!

可惜我们的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重整体轻个体。

一点都不夸张,目前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淘汰和分层学生,而非成就每个个体学生。因为我们的优质资源有限,采用过去赤裸裸的办法分配是不行的。

学校教育却能达到想要的目的。学校通过教育淘汰大部分学生,把资源都给一少部分“精英们”。

学校用考试、成绩、选拔让大部分学生退出,还做到了让他们还无话可说!

青年大学生们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好工作、好岗位都是给重点大学毕业生准备的。

高中生们只能拼命学,努力往重点大学挤,可惜重点大学就招生那么多,很多高中生学得焦虑、抑郁了。

考重点大学的焦虑一直往下传递,中学的教学围绕中考展开,考什么教什么。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要通通让路。

小学生、小学老师被所谓的“教育改革”当成了“小白鼠”,课堂变成了实验室,今天实验三位目标教学,明天实验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

小学生丧失了学习自主权,没有读书时间,天天被老师用新名词折磨;老师丧失了教学自主权,没有时间备课,整天在部门、专家逼着“教研学习”。

一波一波的淘汰让学生不知所措、无计可施。

比如,不少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四年级开始分化,学生们听老师讲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一上数学课就莫名地恐惧,到初中就不及格甚至放弃。

小学最应该是培养兴趣和特长的时期,可很多学校的艺术教育一塌糊涂。

学校的艺术课程就是课程表上的摆设,艺术课被语文、数学占用了。

有的学校的艺术老师不是专业的,教不了绘画和唱歌;有的学校的艺术老师也是个半价手,无法让学生喜欢上艺术课。

很多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可惜掏不起校外兴趣班的学费。

大部分中学生被各种各样的考试抹杀掉了自信、学习力,变得抑郁、摆烂,最后被中考高考淘汰。

最后留下精英家庭的精英孩子,他们上了重点大学。

小学生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弄成了牺牲品,身上的“多元智能”细胞被弱视的艺术课弄得过早夭折。

最后,留下了重视全面发展的精英家庭的孩子,他们变成中学的学霸。

大家环顾一下四周,有多少孩子被学校教育淘汰!有多少孩子为了不被淘汰,在苦苦挣扎!

如果按彭教授说的样子做学校教育,要把每个学生都教育成体格健康、人格健全、心理柔韧的人才,那需要多少资源啊!

我们的教育在乎的是整体成本和收益,而不是个体的完善和发展!

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是老样子,甚至越来越糟。

教学 考试 大学 教育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