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一流本科 川大打造“4个100”系列项目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图片由四川大学提供
在培育新质人才,推进数字教育和人工智能+行动中,四川大学正致力打造“4个100”的“人工智能+赋能一流本科的融合式教育系列改革项目”,主要包括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项目、推进学科交叉的跨学科项目制课程建设项目、面向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文理工医实践实验实习改革建设项目、基于数字资源建设的立体化数字教材建设项目等。
3月27日,四川大学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望江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以AI技术赋能智慧课程建设,构建课程‘素质-能力-知识’图谱,培养具有学习力、判断力、创新力的‘新质人才’”主旨,深度思考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浪潮,加快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研讨会现场
主办方:
共同掀起“AI金课”建设川大新浪潮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党跃武表示,学校已经启动“人工智能+赋能一流本科的融合式教育系列改革立项”,全校师生积极响应、热情投入,以饱满的激情和专业的态度共同为构建高质量、前沿性的AI 金课、金教材、金项目等献计献策。在已经建设了60门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将探索更多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改革。在党跃武看来,“目前一些课程的知识图谱应用还比较浅表化,智慧课程要将‘人工智能+’与课程设计、运行、建设、评价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把‘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作为根本。”
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党跃武在研讨会上发言
主讲嘉宾:
知识图谱构建未来高效个性化学习新路径
研讨会上,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医术教授在题为“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形态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演讲中,将“AI课程”中包含着万千知识点,且点点互相联系的知识图谱形象地比喻为一片“最美好的星空”。她认为,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一方面可以避免医学专业的学生重复学习简单基础的知识点,从而省去很多时间。将这些时间投入到实践教学、临床教学上,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AI课程”系统,学生们可以准确地发现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并且在系统的建议下更好地进行深入学习。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医术教授在研讨会上进行分享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刘强分享了知识图谱与AI赋能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的经验、启发等。关于将AI引入教学互动,是否依然会发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现象,刘强回答道:“专业知识有偏差的问题出现时,你可以否定它的答案。在后面的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足够大的训练集让AI工具与你一起成长。”他表示,未来的智能问答可能不是一种通用的模式,而是通过定制一门课程,或者基于专业课程群的知识图谱,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关联和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刘强在研讨会上进行分享
与会教师:
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给教育领域带来更多可能
“将知识图谱应用于线下教学和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和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这一新思路将为传统教育模式和活动组织带来新的可能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谈到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感受,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周加贝说道。在他看来,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在教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知识图谱,我们可以探索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或能够真的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培养,分层教学。这种分层不是刻意的,而是根据学习效果来进行,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同步前进。”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李海凌说道。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张刚阳表示,知识图谱的AI课程不仅能极大地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也能更有效地辅助学生获取知识。一方面,可以根据教材或课件进行 AI识别,智能生成知识图谱,智能匹配和标记知识点,让学习更精准;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知识图谱的AI搜索推荐等技术,通过对话的交互形式,来回答学生的问题,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资源。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谢轶提到,“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将会完全改变我们医学检验专业传统的知识结构。”他认为,医学检验专业像是一把大伞,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基础的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乃至机械制造、计算机科学等,知识结构复杂且逻辑关系多样。引入AI并对这些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不仅学生们学起来通透,老师们教起来也更顺畅。
进行 教学 系列 教育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