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呼吁毕业生不要仅盯考研考公,如何行动是关键
正观快评:呼吁毕业生不要仅盯考研考公,如何行动是关键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节节攀升。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2024年3月初,多所高校呼吁毕业生积极就业,不要只盯着考公考编,引发舆论关注。例如,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2月曾在公开信中称,不要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可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投身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投身到基层就业等。(3月25日央广网)
近年来,很多高校毕业生蜂拥而上考研考公,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毕业生渴望稳定,将考研考公视为“好出路”;另一方面,当下就业压力较大,公务员、编制的容量有限,再加之许多招聘对毕业生学历“一刀切”,而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毕业生只能被迫“卷学历”。
既然如此,毕业生为何不愿意去企业工作?以往,企业虽然工作量大、休息时间无法及时得到保障,但员工收入普遍较高。现如今,全国居民收入相对下降,权衡之下人们自然更青睐于公务员、事业编等稳定的工作。
事实上,多校呼吁毕业生不要仅盯着考研考公,是一个好现象——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是民营经济创造的,而鼓励毕业生投身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不仅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当然,很多高校也都为促进毕业生就业作出一些努力,其中不乏举行宣讲会、招聘会、为本科学生组织集体实习等。只不过,呼吁毕业生不要只盯着考公考编,仅停留在口头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
这就要求,高校的培养计划要与时俱进,并且更有针对性,加强引导,让学生学到“真知识”,给学生就业的信心;企业应消除隐性就业歧视,不能用“唯学历论”的标准来评判毕业生,更不要让第一学历成为“污点”,多给毕业生一些机会;毕业生也要尽早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做出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选择。
更深层面上,需要认识到,考研考公本身并非问题,问题在于过度追求和单一化选择。对于那些有志于追求科研事业、投身公共服务事业的毕业生来说,考研考公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关键在于,毕业生是否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随波逐流。
一言以蔽之,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如此才能推动“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走得稳,更要走得远。(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版权声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企业 就业 毕业生 考公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