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

清华教授称大学越来越像工厂,精英学生未老先衰,张雪峰正面硬刚

大学 2024-03-25 21:00:11 107

原标题:清华教授称大学越来越像工厂,精英学生未老先衰,张雪峰正面硬刚

从小到大,学生们经常听老师和家长描述大学生活的美好。尤其是考上名牌大学,校园生活会非常丰富多彩,这也成了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可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感觉非常失望,直呼老师和家长是“画饼专家”。

学生向往的大学生活,除了可以学知识学技能以外,还有很多时间去结交朋友,发展兴趣爱好,还能社会实践,去游览大好河山,去做一切高考前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

当学生们满怀期待的入学后,发现学习负担还是很沉重的。原本以为高考将是人生第一大考,也是最后一考,结果还是要在考研和考编中二选一,还有很多学生要先考研再考编,不得不从大一开始就做准备,尤其是985大学,为了争推免名额,学生丝毫不敢懈怠。

清华教授称大学越来越像工厂,精英学生未老先衰

针对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清华大学前新雅书院院长甘阳表示,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工厂,院系就像生产车间。学生每天按照课程表去上课、考试,和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有异曲同工之处。

尤其是清华北大的学生,甘教授用8个字形容便是“疲惫焦虑,未老先衰”。不过甘教授也承认,错不在学生,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也不能怪学生,而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整天加班加点的学习,学生是会受不了的。

甘教授说出来很多大学生的心里话,这一点图书馆的保洁阿姨也有发言权。每年考研季,图书馆的地上都有不少学生掉的头发,保洁阿姨扫地的时候都心疼不已。

学生考研前后对比照,让人心酸不已。学生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里,却毫无朝气,更没有半点青春的气息。大家以为北大韦东奕不修边幅就已经很特别了,殊不知北大数学院里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还有网友表示,难怪近些年人才外流严重,或许也是迫于考研、考编的竞争压力。考研二战的压力比高考复读还大,读研期间看到同龄人结婚生子,自己还没有经济独立,压力更大。毕业后就业前景还是未知数,学生能不焦虑、疲惫么?

张雪峰正面硬刚:发现问题不是能耐

甘阳教授1952年出生于沈阳,30岁才从黑龙江大学本科毕业,33岁获得北京大学西方哲学硕士。他曾在清华、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学府担任过教授或重要职务,曾是清华新雅书院院长,一直工作到70岁那年,因为年龄原因才卸任。

新雅书院是清华独有的特色学院,能担任该院系的院长,足以说明甘教授的能力。他此次提出的问题正是当下高等教育存在的症结,没想到张雪峰再次一语惊人,他表示,发现问题不是能耐,能有解决办法才是高手。

眼下从学校到学生,再到家长和社会,都知道盲目追求学历和重视升学考试的后果,但是教育兼具人才选拔的任务,只要选拔方式不改变,素质教育就无法完全落地。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应试教育才是他们最有望逆袭的途径。

张雪峰老师的正面硬刚,瞬间把大学生拉回现实。学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学历是万万不能的。没有这块敲门砖,连面试都进不去,何谈实施理想抱负?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还是要继续“未老先衰”。

应试教育弊大还是利大?

目前北上广深以及江浙等教育发达地区,已经逐渐从单纯的“卷”卷面分数到“卷”综合素养。别看他们高考分数线不如河南、山东等地,但是卷面分数以外的东西才是普通家庭学生真正望尘莫及的东西。

部分985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放在了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的比赛结果上,普通家庭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类比赛,只能通过统考上岸。看上去选拔方式更科学了,能为学校输送更多有天赋有科研创新能力的生源,实际上考察的是家长的信息渠道。

若改变选拔方式,学生未必会轻松,反而会固化阶级,普通家庭的学生更没有逆袭的机会,这才是最令人绝望的事。与其努力到头终是一场空,学生宁愿成为考试机器,衣带渐宽终不悔。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现有的人才选拔方式需要改变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雪峰 家长 甘教授 大学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