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

初三议论文阅读之论证课堂讲义习题及解析过程

初中 2019-07-16 06:15:41 211

  初三学生,面对中考,议论文是一大考点,尤其是在阅读理解中,议论文最容易出来。议论文的三大要素是论点,论证,论据,就这三大要素,考试中也会变着花样的出题。今天考名校小编就议论文中论证,为大家整理一些往年的试题解析,在常见的议论文中会经常出现的一些考点做出解答,相信一定会帮助到广大学子们。

  1、阅读下文,完成1—3题。(共9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②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

  ③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主席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④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 ,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1)根据文意,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限18个字以内)(2分)

  (2)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3分)

  (3)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4分)

  你的思考:

  你的说明:

  (1)答案:示例: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需要(准则)。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理解及内容补写。第④段是结论段,“既是……,同时也是……”的句式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所以要从两个角度来归纳概括。第③段讲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第④段讲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作用。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作者首先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的分论点,然后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论点,最后得出“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阅读第②段,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提出自己的观点(论点);第二层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第三层得出结论。答题时按照层次,把每一层的具体内容填入即可。

  (3)答案:示例一:你的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当下社会生活?

  你的说明:当下社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常被别人忽略,例如我们都不愿被噪音打扰,那我们就不要制造噪音去打扰他人。所以,我们需要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好地应用于当下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示例二:你的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固然好,“己所欲”可以“施之于人”吗?

  你的说明:家长不顾我们的感受,把他们的意愿一味地强加于我们身上,给我们报各种兴趣班,结果家长付出了很多,我们的兴趣却并没有培养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质疑能力。对文章的思考,必须紧扣文章的观点,结合现实来探究、说明。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3分)

  学会欣赏自己

  李 兵

  ①生活中,我们往往只会欣赏别人,却不懂得欣赏自己。如果我们能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欣赏一下自己,或许能成就人生更多的美好。

  ②欣赏自己就是自信。自信是通向成功的坚实阶梯。毛遂敢于自荐源于自信,可是不懂得欣赏自己的人常常缺乏自信,总以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或连站出来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久而久之,心里蒙上一层自卑的阴影,进而演绎为自闭,如同深埋在沙堆里的金子,错失了放射夺目光彩的良机。殊不知,别人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你同样也可以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譬如,别人有刚性,你却有韧性;别人有爆发力,你却有耐久力;别人能凭高大跨过去,你却能借矮小钻过去——殊途同归,只要一样能到达目的地,就无所谓优劣高下。

  ③众所周知,龟兔赛跑,龟胜兔败,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乌龟敢于同兔子决雌雄分高下,这就是自信的力量。许多先天不足的人都不抱怨命运多舛,都不沉溺于欣赏别人,而是懂得了欣赏自己,所以才达到了正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重度残疾的海伦·凯勒,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贝多芬,高位截瘫的张海迪……他们都用自信为我们竖起了一座座丰碑。我想只要我们学会欣赏自己,拥有自信,我们就同样能赢得鲜花、掌声和赞语。

  ④欣赏自己就是智慧。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正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果我们能淡定一些,变换一种视角,把聚焦于别人身上的目光移向自己,你会发现其实自己也很美。我们从田忌赛马的故事中就不应该只读出统筹方法的运用原理,还应该读出欣赏自己的那种智慧。孙膑让田忌以自己的一等马对齐王的二等马,以自己的二等马对齐王的三等马,以自己的三等马对齐王的一等马,结果二比一胜出,其间就包含了孙膑欣赏自己长处、利用自己优势的智慧。

  ⑤欣赏自己的智慧不仅表现在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还表现在尊重客观规律、找准目标定位上。庸才只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天才,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清代阮元的那首《吴兴杂诗》更能引发我们的思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藕,不深不浅种荷花。”你可能造不出原子弹,但你能煮出口味独特的茶叶蛋;你可能拿不了手术刀,但你拿得起剃头刀。虽然成不了科学家、医学家,但你能唤起人们的食欲,鲜亮人们的仪容,岂不一样精彩?

  ⑥当然,欣赏自己也需要 。

  ⑦欣赏别人,是目中有人;欣赏自己,是心中有我。如果我们既能目中有人,又能心中有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学最好的别人,做更好的自己,我们就一定能托起一轮明天的太阳。

  (1)学会欣赏自己为什么能成就人生更多的美好?(2分)

  (2)选文第④⑤段中画横线的古诗句各有什么作用?(4分)

  (3)事实胜于雄辩。请从选文第②③④段中任选一个事例分析其作用。(3分)

  (4)以理服人讲究论证的全面性。请在第⑥段中补充空缺的内容,使对“学会欣赏自己”的论证更加严密。(4分)

  (1)答案:学会欣赏自己就能拥有通向成功的自信;学会欣赏自己就是智慧,拥有欣赏自己的智慧不仅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还能尊重客观规律、找准目标定位,从而成就人生更多的美好。(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分论点的提取概括能力。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会欣赏自己能成就人生更多的美好”,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证的,②③段为一层,④⑤为一层,分论点就在第②段和④⑤段的开头,找出来提炼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作者首先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的分论点,然后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论点,最后得出“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阅读第②段,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提出自己的观点(论点);第二层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第三层得出结论。答题时按照层次,把每一层的具体内容填入即可。

  (3)答案:示例一:作者在第②段中举毛遂自荐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欣赏自己就是自信”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示例二:作者在第③段中举龟兔赛跑(或:海伦·凯勒、贝多芬、张海迪)的事例,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肯定了乌龟靠自信获得力量,战胜兔子的智慧,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学会欣赏自己,拥有自信,就能走向成功”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示例三:作者在第④段中列举田忌赛马的故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肯定了孙膑欣赏自己长处、利用自己优势获胜的智慧,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欣赏自己就是智慧”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事实论据作用及举例论证方法作用的理解能力。事实论据和举例论证的作用就是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答题时既要符合答题格式,更要结合事例具体分析。

  (4)答案:示例:有度。过度欣赏自己就是自大,就会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这不仅不能成就人生的更多美好,还会埋下失败的种子,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论证的全面性、严密性的理解及应用能力。细读题干,从“当然,……也……”可知要补充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上的转折。前面部分主要讲了欣赏自己的好处,那么,补充的内容就要讲不好的方面。欣赏自己怎么会不好呢?必然是超过了“度”。因此,围绕这点来补充,才能使论证更全面、严密。补充时要注意观点的恰当,语言的连贯、简洁、优美。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12分)

  放弃,是一种智慧

  曾庆鸿

  ①人生如棋,高明的棋手重视获取,也懂得放弃。有时需要丢卒保车,有时也需要丢车保帅。所以说,生活的艺术也就是放弃的艺术,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②“放弃”或“放下”,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佛陀在世时,有位婆罗门拿了两瓶花要献给佛,并请他开示佛法。佛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左手的花瓶。佛又说:“放下。”婆罗门放下了右手的花瓶。佛还是说:“放下。”婆罗门满脸疑惑地望着佛,不知佛还要他放下什么。佛说:“我是叫你放下六根、六尘、六识。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可见,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名利、富贵、一切的烦恼,统统都可以放弃。

  ③秦末的项羽,论力论智,都不比刘邦差,但他却自刎而死,为什么?因为他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

  ④第一,他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但却成了他骄傲的资本。第二,他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认为自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忘了另一条古训“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他把这一切都放下,也许,他就肯过江东,一切从零开始,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⑤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在征服了许多王国胜利返回的途中,病倒了。临终前,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否则,他的寿命还可以长久些。于是,亚历山大向将士们提出了三个遗愿: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第二,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

  ⑥亚历山大第一、二个遗愿说明,生命和财富,一个人最终都是要放弃的。第三个遗愿,说明他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空着手离开这个世界的。

  ⑦放弃,必然有所失,但是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你自认为得到一些时,却有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显得失去不少,却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收获。甚至可以说,没有失也就没有得,不要以一得而喜,不要以一失而忧,风物长宜放眼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之东隅”却会“收之桑榆”,熊掌与鱼不可兼得时,先要放弃几条小鱼,再去获取珍贵的熊掌。

  ⑧懂得“该放弃时就放弃”是一种大智慧;懂得该放弃什么,留下什么,则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⑨有一种放弃是对求之不得的事物的放弃,尽力而为之后,发觉此事与我无缘,能潇潇洒洒地挥手而去,另辟发展一己才华之道,这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试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主要论证思路。(3分)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简单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5)请你为本文再列举一个事实论据,以证明作者的观点。(2分)

  (1)答案: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或: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什么,守住什么,才算懂得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与概括能力。中心论点一般是文章标题,或者在文章的开头,且是一个观点鲜明、意思完整的判断句,本文标题就是符合这一点。另外,根据“所以说”这一标志词,其后面的句子也符合论点的特点,也可以是中心论点。答出任意一个可得2分。

  (2)答案: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他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比如没有放下过去的荣誉,没有放下暂时的失利。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细读原文,可知答题区间在③④段。第③段末指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肯放下该放下的东西”。第④段具体分析了他失败的原因。“第一”“第二”两个词非常清楚地告知读者项羽不肯放下的是什么。

  (3)答案:第⑦段作者首先提出“放弃,必然有所失,但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这一观点;接着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得与失是相对的;然后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塞翁失马”等故事,来证明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或: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本段是总分结构,就是先提出论点,然后证明论点。分写部分又为并列结构,也就是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4)答案: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如:(1)文中列举项羽和亚历山大的事例,从反面告诉人们应该学会有所放弃,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列举佛陀与婆罗门的事例,告诉人们要放弃的不仅仅是有形的东西,名利、富贵、一切的烦恼,统统都可以放弃,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3)在第⑦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一个人在“得”时“失”与在“失”时“得”的对比,有力地证明了“放弃,必然有所失,但是得与失又是相对而言的”这个分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论证方法就是证明论点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答题时要注意具体分析,不可泛泛而谈。

  (5)答案:示例一:邓稼先院士,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大贡献。示例二:科学家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报效祖国,不顾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示例三: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朱德总司令,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解放,放弃了在旧军阀的高官厚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对事实论据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补充事实论据时,一定要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名人事例或者社会现象、个人经历。注意补写时事例选择要典型,表达清晰完整,简洁顺畅,要能充分证明论点。学生平时也要多阅读,多积累典型事例。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