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

中考化学的11大必考点总结!初三学生快收藏!

初中 2019-07-18 09:54:09 221

        想要考试成功,考前复习是必要的,但是复习要有规划有方法,这样才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每一个科目都有它的学科学习的技巧性和特殊性,不能死学,这样只会浪费时间还没有效率。比如中考化学,有许多知识点,整理出来再系统复习就快多了,初中生收藏学习一下吧。

中考化学的11大必考点总结!初三学生快收藏!

  考点1 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中考化学的11大必考点总结!初三学生快收藏!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 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 元素符号

  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①表示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2H:表示二个氢原子,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注意: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6 元素周期表简介

  ⒈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的11大必考点总结!初三学生快收藏!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中考化学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中考化学考点 中考数学考点总结归纳 中考化学必考题型 中考考点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考化学题型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